|
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强引擎”时间:2025-03-04 君恒生物在国内民企中获颁首张“适航证”,骐业科技成全球首家“非粮结晶葡萄糖”量产企业,雷佰瑞生产的风电叶片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实现进口替代,中原大化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被评为国际领先……濮阳近年来涌现出的“宝藏”企业真不少,而且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,那就是创新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近年来,我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突出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,让创新之火在龙都大地势成燎原,成为驱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 时序正推进在初春的路上,创新依然是2025年的关键词。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,还是省委书记刘宁在濮阳调研时的嘱托叮咛;无论是市委书记万正峰在全市干字当头加快发展大会上的动员讲话,还是市长朱良才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,创新都被作为重点屡屡强调和提及。 推进工业立市、制造强市战略,需要创新;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,必须创新;在“四高四争先”中奋勇争先,更要创新。 形成共识:不成创新高地,必成发展洼地 创新,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。 纵观500年发展史,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,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是创新。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,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,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,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。尤其是21世纪以来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起,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,抢占未来发展先机。激烈竞争中,唯创新者进,唯创新者强,唯创新者胜。 创新,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,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:“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,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。”党执政后,依然保持革命时期敢于创新、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传统,带领全国人民,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朝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挺进。 进入新时代,创新更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,创新驱动也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”“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”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”。 现今,创新驱动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“创新”一词多次出现,其中提到“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,更是把创新提升到更高位置。 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河南,同样在举全省之力抓创新,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。“四高四争先”的其中一项内容,即为“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”。 若不能成为创新高地,必将成为发展洼地。在全国、全省上下都在加力创新的情况下,濮阳要顺利实现资源枯竭城市成功转型,在“四高四争先”中争当排头兵,创新驱动同样是必由之路。正因为如此,全市干字当头加快发展大会上,市委书记万正峰特别强调,要坚持创新驱动、大抓产业、主攻工业,依靠科技创新激活力,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,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 发展现状:成绩与效果已显,短板与不足并存 创新,濮阳持之以恒。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濮阳一直在寻找一种力量——不仅能带来经济发展“量”的巨大提升,而且能带来“质”的根本飞跃,这种力量就是创新驱动。 创新,需要有机制。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,并顶格配置领导力量,市委书记、市长担任双主任。在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推动下,濮阳建立市县联动、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机制,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力制度保障。 创新,需要有政策。在完善机制的同时,我市在政策保障上采取措施,鼓励和支持创新,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,擘画了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,为创新濮阳建设提供了科学政策保障。 创新,需要有投入。为全力支持创新,我市从财政方面加大投入力度,2022、2023、2024年,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大幅增长。同时,我市还在税收、金融、补贴等方面出台惠企政策,对企业自主创新给予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和财政补贴。 创新,需要有服务。在鼓励经营主体创新的同时,我市在政务服务、营商环境方面持续推进创新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“一码集成”和“企业码”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改革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的以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发展支持措施等,都为激励创业、创新、创效提供了良好条件。 创新机制的健全,创新政策的出台,创新投入的增加,创新服务的优化,使创新在我市已呈燎原之势,创新活力加速释放,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2024年,我市创新平台实现扩量提质,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联合中原石化、君恒生物开展生物基聚烯烃技术攻关。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、企业技术中心7家、工程研究中心1家、中试基地1家、市级各类研发平台31家。创新主体不断壮大,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、高新技术企业27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,新增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16家、创新龙头企业5家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1.2%。创新生态持续优化,争取省级科技项目57项,8项技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。投用人才公寓1000套,引进各类人才1900余人,技术合同成交额28.7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 当然,在看到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,更应看到差距和短板:创新投入相对不足,高层次创新平台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较少,创新主体实力不强,高端人才团队匮乏,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……这些短板若不能得到好的补强,势必会成为我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阻碍。 濮阳路径:用改革推动创新,以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之道,唯在得人。 面对诸多不足,我们如何弥补短板,将劣势变成优势,优势转成胜势,使创新的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“发展增量”? 答案是用改革推动创新,以创新驱动发展。 用改革优化机制。推动创新,首先是坚决破除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,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。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战略引领、顶层设计、高位推动作用,统筹推进重大科技工作。对目前存在的不利于创新甚至阻碍创新的制度进行改革,破除创新藩篱,打通鼓励创新、推动创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用改革完善政策。因科技创新需要久久为功,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。若投入不足,激励政策不优,创新主体意愿就不会强。因此,通过改革,进一步出台鼓励创新、支持创新的政策,从财政、金融、税务、市场等多个方面对政策进行完善,加大资金投入,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,激励更多创新主体投入到创新活动中。同时,打造高能级平台,加快产学研结合步伐,提升创新平台能级,进一步提升创新层次。 用改革推动人才引育。全面改革落实人才引进政策,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平台(基地)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。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,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让人才成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最大优势。 用改革提升政务服务。以政务服务的改革创新推进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化、集成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、同城化,让企业办事更便捷、更高效,更省心、更舒心。探索建立多元化政务服务机制,提供精准专业服务,促进经营主体扩增量、保存量、提质量,带动更多人创业。 科技关乎发展,创新决定未来。未来城市间的竞争,必然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竞争。愿我们发挥优势,弥补短板,用创新引领全市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,让科技创新这个“关键变量”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 濮阳方向:经营主体也是创新主体,创业创效必须创新创造 创新驱动,企业应成为主体。 企业为什么必须创新?因为创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只有不断创新创造,才能让企业技术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,从而在激烈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。 在濮阳,很多在全国乃至世界行业领先的企业,无一不是重视创新、持续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。濮耐高温材料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市首家上市名企,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、员工6000余人的国际知名跨国集团公司,成功的“最大密码”就是不断在技术、管理、市场等方面创新。董事长刘百宽说,企业要高质量发展,必须走创新驱动之路。为此,濮耐股份牵头八家企业,成立了河南省新型耐火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,于2024年12月通过了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财政厅的正式联合认定。 和濮耐一样,盛源集团也尤其重视创新,把创新作为企业的责任、作为每一名员工“我的责任”。为了给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,公司不断创新研发生产技术,打造顶尖生产研发团队,推出了异辛烷、正丁烷、丙烷、顺丁烯二酸酐、顺酐酸酐类衍生物产品等新型材料,成功地被运用在运动休闲、汽车工业、轨道交通、医疗器械等各个行业。 还有君恒生物、绿探集团、宏业控股、惠成电子、雷佰瑞新材料等一大批民营企业,如群星闪耀,似浪花飞溅,用创新汇聚成一股向新向上的力量,构成我市新质生产力的筋骨。 总之,处于当前时代,新兴企业要靠创新领跑,传统产业要靠创新升级,龙头企业要靠创新成链。濮阳企业和企业家要心怀责任,把创新当成最主要的工作,一步步爬坡过坎、发展壮大。做消费品的企业,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提升产品内涵和价值靠的是创新;做科技的企业,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应用,在行业处于领先优势靠的是创新;做服务的企业,提高服务质量,建立多元服务体系,不断满足客户需求靠的是创新;做制造的企业,提高产品质量、运用新技术、加强管理等还要靠创新。多一家企业参与到创新中来,濮阳的高质量发展就多一份保障,在“四高四争先”中就多一份赢的机会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濮阳的产业发展壮大得益于科技创新,行政效能提升得益于体制创新,复杂问题妥善解决得益于方法创新,濮阳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拥有一支善于创新、敢于创新、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、科研队伍、企业家队伍和创业群体,这正是我们的底气所在。只要我们打破思维定式、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,以创新理念和方法寻求突破,就能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 这,既是“濮阳路径”,也是“濮阳方向”;既是“濮阳方法”,更是“濮阳实践”。愿创新这个“第一动力”,真正能够成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的最大“法宝”、最强“引擎”。 |